
六朝梁张僧繇雪山红树图
全幅以淡墨勾勒物象,捨弃皴法,再敷以青绿、朱红、白粉等色彩。重複出现圆弧状造型的山体,呈现一种古拙感。

本幅原题为〈六朝梁张僧繇雪山红树图〉,据唐宋史籍所载,张僧繇(活动于六世纪前半)专长以外来的凹凸画法绘制佛道人物壁画。晚明时期流传许多张僧繇的“没骨山水”,且有董其昌、蓝瑛等人的临仿作品。此幅应是晚明时期对张僧繇画风的揣摩与想像。

青女遺素英。少男皴粉白。 依然五大夫。須髪轉寒碧。 丹楓未落盡。臨風鳴瑟瑟。 墜黏文石凹。似點壽陽額。 斷橋驢背人。彷彿孤山客。 乾隆庚申(西元一七四0年)御題。
张僧繇(约西元六世纪初),苏州人,曾任武陵王国侍郎、直祕阁知画事,官至右军将军。梁武帝崇信佛教,命僧繇在佛寺画壁画,他善作凹凸立体的花纹,画风带著外来的影响。群山被大雪所埋,山斋一人凭栏而坐,溪桥有人骑驴而来。一片银白的雪霁山色与红树绿叶交相辉映,色彩鲜丽明快。画幅右侧虽有“僧繇”两字款,疑为晚明仿其画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