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详情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他晚年虽仍不改关怀民生之心,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元白两人是文学革新运动的伙伴,分别作有《元氏长庆集》与《白氏长庆集》,称为长庆体,又称元和体。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
白居易因努力写诗,曾自述或许有人认为他是“诗王”或“诗魔”唐宣宗曾褒白居易为“诗仙”,故人称“敕封诗仙”,而李白是后世才由民间从“谪仙人”转尊为“诗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为流传于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 新乐府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其中《慈乌夜啼》和《燕诗》即表现他为人孝顺。
作品
书籍
诗词
- 七夕
-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一
-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二
-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三
-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四
-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五
-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 九日寄行简
- 九日题涂溪
- 九老图诗
- 二月二日
- 又戏荅绝句
- 又荅贺客
- 又题一绝
-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
-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 三月三日
- 三月三日怀微之
-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 三年别
- 上香炉峰
- 下邽庄南桃花
- 与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
-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 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
- 及第后忆旧山
- 大林寺桃花
- 小桥柳
-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 山下宿
- 山中五绝句 石上苔
- 山中五绝句 岭上云
- 山中五绝句 林下樗
- 山中五绝句 洞中蝙蝠
- 山中五绝句 涧中鱼
- 山中戏问韦侍御
- 山泉煎茶有怀
-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
- 不出
- 不睡
- 为薛台悼亡
-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阳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清河崔求东莱刘方舆同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兹目击果惬心期因自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
- 云和
-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 其一
-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 其二
-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 其三
-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
-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其二
-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其三
- 内乡村路作
- 劝欢
- 劝行乐
- 厅前桂
- 夭老
- 少年问
- 开元九诗书卷
- 忆元九
- 忆江柳
- 忆晦叔
-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 其一
-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 其二
-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 其三
- 毛公坛
- 王子晋庙
- 王昭君二首 其一
- 王昭君二首 其二
-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
-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 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
- 见杨弘贞诗赋因题绝句以自谕
- 见紫薇花忆微之
- 长安正月十五日
- 长安闲居
- 长安春
- 长洲曲新词
- 长洲苑
- 东城桂三首 其一
- 东城桂三首 其二
- 东城桂三首 其三
- 东城晚归
- 东楼招客夜饮
- 东楼醉
-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 代州民问
-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 代邻叟言怀
- 代卖薪女赠诸妓
- 代林园戏赠
- 代春赠
- 代鹤荅
-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 其一
-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 其二
-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
- 冬日平泉路晚归
- 冬至夜怀湘灵
- 冬至宿杨梅馆
- 冬夜示敏巢
- 冬夜闻虫
- 冯阁老处见与严郎中酬和诗因戏赠绝句
- 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
- 卯饮
- 发商州
- 叹元九
- 叹发落
-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其一
-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其二
- 叹鹤病
- 失题
- 对酒
- 对酒五首 其一
- 对酒五首 其二
- 对酒五首 其三
- 对酒五首 其四
- 对酒五首 其五
-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
- 旧房
- 白云泉
- 白牡丹
- 白莲池汎舟
- 白鹭
- 立秋日登乐游园
- 鸟窠和尚赞
- 龙门下作
- 龙门送别皇甫泽州赴任韦山人南游
- 龙昌寺荷池
- 任老
- 伊州
- 会二同年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劝梦得酒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卢尹贺梦得会中作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病后喜过刘家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题朗之槐亭
-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赠举之仆射
- 伤春词
- 刘十九同宿
- 华州西
-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
-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
- 后宫词
- 后宫词
- 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
-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 其一
-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 其二
-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 其三
-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 其四
-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 其五
- 岁暮道情二首 其一
- 岁暮道情二首 其二
- 戏礼经老僧
- 戏问山石榴
- 戏问牛司徒
-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 其一
-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 其二
- 戏招诸客
- 戏荅林园
- 戏荅思黯
- 戏荅诸少年
- 戏答皇甫监
- 戏酬皇甫十再劝酒
- 戏醉客
- 戏题木兰花
- 戏题卢秘书新移蔷薇
- 戏题新栽蔷薇
- 戏赠户部李巡官
- 戏赠李十三判官
-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
- 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
- 早出晚归
- 早春
- 早春持斋荅皇甫十见赠
- 早春独登天宫阁
- 早秋登天宫寺阁赠诸客
- 曲江忆元九
- 曲江忆李十一
- 曲江有感
- 曲江夜归闻元八见访
- 曲江独行
- 有双鹤留在洛中忽见刘郎中依然鸣顾刘因为鹤叹二篇寄予予以二绝句答之 其一
- 有双鹤留在洛中忽见刘郎中依然鸣顾刘因为鹤叹二篇寄予予以二绝句答之 其二
- 杂曲歌辞 其一 小曲新词
- 杂曲歌辞 其二 小曲新词
- 杂曲歌辞 其一 太平乐
- 杂曲歌辞 其二 太平乐
- 杂曲歌辞 其一 竹枝
- 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
- 杂曲歌辞 其四 竹枝
- 杂曲歌辞 其一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二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四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五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六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七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八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九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其十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急乐世
- 杂曲歌辞 其一 闺怨词
- 杂曲歌辞 其二 闺怨词
- 杂曲歌辞 其三 闺怨词
- 杂曲歌辞 其一 浪淘沙
- 杂曲歌辞 其二 浪淘沙
- 杂曲歌辞 其三 浪淘沙
- 杂曲歌辞 其四 浪淘沙
- 杂曲歌辞 其五 浪淘沙
- 杂曲歌辞 其六 浪淘沙
- 欢喜二偈 其一
- 欢喜二偈 其二
- 江上吟元八绝句
- 江郎山
-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
- 江楼闻砧
- 池上二绝 其一
- 池上二绝 其二
-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
- 池上寓兴二绝 其一
- 池上寓兴二绝 其二
- 池边即事
- 池西亭
- 池畔二首 其一
- 池畔二首 其二
- 池窗
- 池鹤八绝句 乌赠鹤
- 池鹤八绝句 鸡赠鹤
- 池鹤八绝句 鸢赠鹤
- 池鹤八绝句 鹅赠鹤
- 池鹤八绝句 鹤荅乌
- 池鹤八绝句 鹤荅鸡
- 池鹤八绝句 鹤荅鸢
- 池鹤八绝句 鹤荅鹅
- 杂曲歌辞 其二 竹枝
- 竹楼宿
- 红鹦鹉
- 红藤杖
- 老病
- 老慵
- 自叹二首 其一
- 自叹二首 其二
- 自戏三绝句 心问身
- 自戏三绝句 心重荅身
- 自戏三绝句 身报心
- 自问
- 自问
- 自悲
- 自感
- 舟中夜坐
- 舟中读元九诗
- 舟夜赠内
- 西楼独立
- 观游鱼
- 访皇甫七
- 负春
- 过天门街
- 过永宁
- 过刘三十二故宅
- 过郑处士
- 过温尚书旧庄
- 过裴令公宅二绝句 其一
- 过裴令公宅二绝句 其二
- 问少年
- 问韦山人山甫
- 问刘十九
- 问远师
- 问淮水
- 问移竹
- 问鹤
- 阴雨
- 阶下莲
- 乱后过流沟寺
- 初入香山院对月
-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 初贬官过望秦岭
- 利仁北街作
- 别韦苏州
- 别杨同州后却寄
- 别陕州王司马
-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其一
-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其二
- 别草堂三绝句 其一
- 别草堂三绝句 其二
- 别草堂三绝句 其三
- 别桥上竹
- 即事重题
- 县南花下醉中留刘五
-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 吟前篇因寄微之
- 听水部吴员外新诗因赠绝句
- 听田顺儿歌
- 听竹枝赠李侍御
- 听李士良琵琶
- 听夜筝有感
- 听幽兰
- 听崔七妓人筝
- 听弹湘妃怨
- 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
- 听歌
- 听歌六绝句 水调
- 听歌六绝句 乐世
- 听歌六绝句 何满子
- 听歌六绝句 听都子歌
- 听歌六绝句 离别难
- 听歌六绝句 想夫怜
- 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绝句
- 吴宫辞
- 杏园花下赠刘郎中
-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
- 村夜
- 村居二首 其二
- 村居二首 其一
- 村雪夜坐
-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一
-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 杨家南亭
- 花下自劝酒
- 花酒
- 苏州故吏
- 还李十一马
- 远师
- 邯郸冬至夜思家
- 邻女
- 闲出
- 闲吟
- 闲眠
- 闲游
-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 京路
- 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
- 卧疾
-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白槿花
-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江边草
-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竞渡
-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嘉庆李
-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 松树
-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 看花屋
-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 高亭
-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 累土山
- 和友人洛中春感
- 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
- 和刘郎中伤鄂姬
- 和同州杨侍郎誇柘枝见寄
- 和行简望郡南山
- 和殷协律琴思
- 和郭使君题枸杞
-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
- 和韩侍郎题杨舍人林池见寄
-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
- 和微之叹槿花
- 和裴令公南庄绝句
-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
- 咏怀
- 夜坐
- 夜雨
- 夜凉
- 夜调琴忆崔少卿
-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 夜筝
- 夜题玉泉
-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
-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
-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 府西池
- 府酒五绝 自劝
- 府酒五绝 招客
- 府酒五绝 谕妓
- 府酒五绝 辨味
- 建昌江
- 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
- 招山僧
- 杭州回舫
-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见寄
- 河阴夜泊忆微之
- 狐泉店前作
-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 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 罗敷水
-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 采莲曲
- 雨中访崔十八
- 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
- 雨中携元九诗访元八侍御
- 雨中题衰柳
- 雨夜忆元九
-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
- 青门柳
- 临水坐
- 临江送夏瞻
- 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
- 前庭凉夜
- 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
- 南岳横龙寺
- 南浦别
- 城上
- 城东闲游
- 城西别元九
- 姚侍御见过戏赠
- 客有说
- 将归一绝
- 尝新酒忆晦叔二首 其一
- 尝新酒忆晦叔二首 其二
- 思子台有感二首 其一
- 思子台有感二首 其二
- 思妇眉
- 恨去年
- 恨词
- 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
- 春风
-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
- 春老
- 春词
- 春眠
- 春雪过皇甫家
- 春题华阳观
- 昼卧
- 柳絮
- 残春曲
- 洛阳春
- 洛阳堰闲行
- 洪州逢熊孺登
- 点额鱼
- 独行
- 独眠吟二首 其一
- 独酌忆微之
- 看采莲
- 看采菱
- 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
-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
- 看梦得题荅李侍郎诗诗中有文星之句因戏和之
- 秋池
- 秋虫
- 秋夜听高调凉州
- 秋房夜
- 秋雨中赠元九
- 秋热
- 秋游
- 种白莲
- 种荔枝
- 结之
- 绝句代书赠钱员外
- 荅山驿梦
- 荅元奉礼同宿见赠
- 荅劝酒
- 荅友问
- 荅州民
- 荅次休上人
- 荅张籍因以代书
- 荅杨使君登楼见忆
- 荅苏六
- 荅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 荅客说
- 荅春
- 荅尉迟少尹问所须
- 荅崔十八
- 荅微之
- 荅微之上船后留别
- 荅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 荔枝楼对酒
- 赴杭州重宿棣华驿见杨八旧诗感题一绝
- 送元八归凤翔
- 送冯舍人閤老往襄阳
- 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
-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
-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其一
-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其二
- 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
- 送宗实上人游江南
- 送陕府王大夫
- 送客
- 送春
-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
- 送萧鍊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其一
- 送萧鍊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其二
- 郡中
- 重寻杏园
- 重戏荅
- 重戏赠
- 重阳日
- 重阳席上赋白菊
- 重到华阳观旧居
- 重到城七绝句 仇家酒
- 重到城七绝句 刘家花
- 重到城七绝句 张十八
- 重到城七绝句 恒寂师
- 重到城七绝句 高相宅
- 重到城七绝句 裴五
- 重到毓村宅有感
- 重和元少尹
- 重寄
- 重寄别微之
- 重酬周判官
- 重酬钱员外
- 钟陵饯送
- 闺妇
- 闻虫
- 闻李十一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因寄绝句
- 闻龟儿咏诗
- 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
- 闻歌者唱微之诗
- 除夜
- 除夜宿洺州
- 香山寺二绝 其一
- 香山寺二绝 其二
- 香山避暑二绝 其一
- 香山避暑二绝 其二
- 候仙亭同诸客醉作
- 凉风叹
- 凉夜有怀
- 哭从弟
- 哭微之
- 哭微之二首 其一
- 哭微之二首 其二
- 家园三绝 其一
- 家园三绝 其二
- 家园三绝 其三
- 座上赠卢判官
- 晓眠后寄杨户部
- 浦中夜泊
- 涂山寺独游
- 爱咏诗
- 留别吴七正字
- 病中作
- 病中诗十五首 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梦得尚书
- 病中诗十五首 别柳枝
- 病中诗十五首 卖骆马
- 病中诗十五首 荅闲上人来问因何风疾
- 病中诗十五首 送嵩客
- 病中诗十五首 其一 病中五绝句
- 病中诗十五首 其二 病中五绝句
- 病中诗十五首 其三 病中五绝句
- 病中诗十五首 其四 病中五绝句
- 病中诗十五首 其五 病中五绝句
- 病中诗十五首 罢灸
- 病中荅招饮者
- 病中赠南邻觅酒
- 病气
- 病免后喜除宾客
- 病起
- 秘书省中忆旧山
- 秘省后厅
- 罢药
- 莫走柳条词送别
- 衰病
- 衰荷
- 读庄子
- 读庄子
- 读老子
- 读鄂公传
- 读僧灵彻诗
- 途中寒食
- 逢旧
- 逢旧
-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
- 商山路有感
-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 宿东林寺
- 宿龙潭寺
- 宿西林寺
- 宿阳城驿对月
- 宿杨家
- 宿府池西亭
-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 宿窦使君庄水亭
- 宿樟亭驿
- 寄上大兄
- 寄内
- 寄王秘书
-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其一
-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其二
- 寄李相公
- 寄杨六侍郎
- 寄陆补阙
- 寄陈式五兄
-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其一
-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其二
-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其三
- 寄胡饼与杨万州
- 寄湘灵
- 寄潮州杨继之
- 寄题上强山精舍寺
- 寄题杨万州四望楼
-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 寄黔州马常侍
-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句和之 其一
-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句和之 其二
- 庾楼新岁
- 弹秋思
- 得袁相书
-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 惜小园花
- 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校书起
- 惜牡丹花二首 其一
- 惜牡丹花二首 其二
- 惜花
-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
- 晚出寻人不遇
-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 晚秋闲居
- 晚望
- 望江州
-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 梦旧
- 梦行简
- 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 梦得得新诗
- 梦微之
- 梨园弟子
- 清明夜
- 移山樱桃
- 移牡丹栽
- 萧员外寄新蜀茶
- 萧庶子相过
- 虚白堂
- 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梦得
- 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
- 喜雨
- 喜裴涛使君携诗见访醉中戏赠
- 寒亭留客
- 寒食月夜
- 寒食夜
- 寒食夜有怀
- 寓言题僧
- 强起迎春戏寄思黯
- 强酒
- 朝回和元少尹绝句
-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
- 期宿客不至
- 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
-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 游仙游山
- 游城南留元九李二十晚归
- 游赵村杏花
- 游悟贞寺回山下别张殷衡
- 湖上闲望
- 湖上夜饮
- 湖中自照
- 湖亭与行简宿
- 琴
- 琴酒
- 琵琶
- 登观音台望城
- 登灵应台北望
- 登郢州白雪楼
- 禽虫十二章 其一
- 禽虫十二章 其二
- 禽虫十二章 其三
- 禽虫十二章 其四
- 禽虫十二章 其五
- 禽虫十二章 其六
- 禽虫十二章 其七
- 禽虫十二章 其八
- 禽虫十二章 其九
- 禽虫十二章 其十
- 禽虫十二章 其十一
- 禽虫十二章 其十二
- 紫阳花
- 紫薇花
- 谢杨东川寄衣服
- 赋得听边鸿
- 遗爱寺
- 集贤池荅侍中问
- 韩公堆寄元九
- 勤政楼西老柳
- 微之宅残牡丹
-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一
-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 微雨夜行
- 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
- 感月悲逝者
- 感发落
- 感旧石上字
- 感旧诗卷
- 感苏州旧舫
- 感故张仆射诸妓
- 慈恩寺有感
- 携酒往朗之庄居同饮
- 新小滩
- 新栽梅
- 新涧亭
- 新艳
- 新雪二首 其一
- 新雪二首 其二
- 滩声
- 睡觉偶吟
- 禁中
- 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 禁中闻蛩
- 蓝桥驿见元九诗
- 酬王十八见寄
- 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
-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
- 酬严给事
- 酬别周从事二首 其一
- 酬别周从事二首 其二
- 酬杨八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山枇杷花二首 其一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山枇杷花二首 其二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亚枝花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江上笛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江岸梨花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夜深行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骆口驿旧题诗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望驿台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嘉陵夜有怀二首 其一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嘉陵夜有怀二首 其二
-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
- 酬钱员外雪中见寄
-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 酬裴令公赠马相戏
-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 其一
-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 其二
- 靖安北街赠李二十
- 僧院花
- 暮立
- 暮江吟
- 疑梦二首 其二
- 箬岘东池
- 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
- 履道居三首 其一
- 履道居三首 其二
- 履道居三首 其三
- 樟亭双樱树
- 潮
- 醉中对红叶
- 醉中归盩厔
-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
- 醉后
- 醉后戏题
- 醉后却寄元九
- 醉后听唱桂华曲
- 醉后赠人
- 醉戏诸妓
- 醉吟二首 其一
- 醉吟二首 其二
- 醉游平泉
- 题王侍御池亭
- 题韦家泉池
-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 题令狐家木兰花
- 题四皓庙
- 题石泉
- 题西亭
- 题庐山山下汤泉
- 题李十一东亭
- 题李山人
- 题李次云窗竹
-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 题周家歌者
- 题诗屏风绝句
- 题峡中石上
-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其一
-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其二
- 题香山新经堂招僧
- 题流沟寺古松
- 题崔使君新楼
- 题清头陀
- 鹤
- 懒出
- 歙州山行怀故山
- 燕子楼三首 其一
- 燕子楼三首 其二
- 燕子楼三首 其三
-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 赞崔氏夫人
- 赞崔氏夫人
- 赞碎金
- 赠内
- 赠卢绩
- 赠鸟窠和尚诗
- 赠江客
- 赠李兵马使
- 赠昙禅师
- 赠郑尹
- 赠思黯
- 赠谈客
- 赠康叟
- 赠僧五首 自远禅师
- 赠僧五首 宗实上人
- 赠僧五首 神照上人
- 赠僧五首 清闲上人
- 赠薛涛
- 盩厔县北楼望山
- 魏王堤
- 翻经台
- 七年春题府厅
-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
- 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 九江春望
- 二月五日花下作
- 人定
- 入峡次巴东
-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
- 卜居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 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
- 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
- 与诸公同出城观稼
-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 与梦得偶同到敦诗宅感而题壁
-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荅
- 与僧智如夜话
-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
-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 大社观献捷诗
- 小宅
-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 小庭寒夜寄梦得
- 小院酒醒
- 小舫
- 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见寄
- 山居
- 山枇杷
-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
- 马上晚吟
- 不出门
- 中书夜直梦忠州
- 中书寓直
- 中秋月
- 予与山南王仆射起淮南李仆射绅事历五朝踰三纪海内年辈今唯三人荣路虽殊交情不替聊题长句寄举之公垂二相公
-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故京兆元尹晚为诗侣有林泉之期周岁之间二君长逝李住曲江北元居升平西追感旧游因贻同志
-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其一
-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其二
- 五凤楼晚望
-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
-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 从陕至东京
- 以诗代书寄户部杨侍郎劝买东邻王家宅
-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
-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
-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有恋泉声之什因以投和兼伸别情
- 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 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
-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 六年秋重题白莲
- 内道场永欢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
- 分司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二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三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四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五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六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七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一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二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三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四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五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六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七
- 双鹦鹉
-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 天宫阁早春
- 天宫阁秋晴晚望
- 天津桥
- 天寒晚起引酌咏怀寄许州王尚书汝州李常侍
- 太湖石
- 巴水
-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其一
-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其二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其一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其二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其三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其四
-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 忆梦得
- 忆微之
- 无长物
- 无梦
- 日高卧
-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 见于给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诸郎官诗因以戏赠
-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胜事余尝典二郡因继和之
- 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
- 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
- 长乐亭留别
- 长斋月满携酒先与梦得对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戏赠梦得
- 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
-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 风雨晚泊
- 且游
- 东亭闲望
- 东城春意
- 东院
- 代人赠王员外
-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 代梦得吟
- 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
- 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
-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有喜从镇归朝之作刘郎中先和因以继之
- 冬至夜
- 冬初酒熟二首 其一
- 冬初酒熟二首 其二
-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 北亭招客
- 北院
- 北窗闲坐
- 北楼送客归上都
-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 四十五
- 四年春
- 失婢
- 失鹤
- 对小潭寄远上人
- 对酒
-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
- 对晚开夜合花赠皇甫郎中
- 对琴待月
- 对镜
- 对镜吟
-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 归来二周岁
- 归履道宅
-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其一
-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其二
-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其三
- 正月十五日夜月
- 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
-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
-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
- 白发
- 白发
- 石榴树
- 龙花寺主家小尼
- 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
-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试衫辄成长句寄谢之
- 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创楼台钱左丞继种花果合为胜境题在雅篇岁暮独游怅然成咏
-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龙门有感而作
-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 同诸客题于家公主旧宅
- 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 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
- 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次有叹鬓发渐衰嫌孙子催老之意因酬妍唱兼吟鄙怀
-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 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
- 在家出家
- 好听琴
-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 寻春题诸家园林
- 寻郭道士不遇
- 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
- 岁夜咏怀兼寄思黯
- 岁除夜对酒
- 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
- 岁晚旅望
- 岁暮
- 岁暮言怀
- 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
-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
- 岁暮病怀赠梦得
- 岁暮寄微之三首 其一
- 岁暮寄微之三首 其二
- 岁暮寄微之三首 其三
-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
- 早冬
-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
- 早兴
- 早行林下
- 早饮醉中除河南尹敕到
- 早服云母散
- 早春
-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
- 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 早春忆微之
- 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 早春晚归
-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
- 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苏州刘郎中
- 早春题少室东岩
- 早夏晓兴赠梦得
- 早夏游平原回
- 早热
- 早寒
- 早朝思退居
- 曲江亭晚望
- 曲江独行招张十八
-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
- 江上对酒二首 其一
- 江上对酒二首 其二
- 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
- 江夜舟行
- 江亭夕望
- 江楼夕望招客
- 江楼宴别
- 江楼偶宴赠同座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 江楼望归
- 池上
-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
- 池上早秋
- 池上早夏
- 池上竹下作
- 池上即事
- 池上即事
- 池上闲吟二首 其一
- 池上闲吟二首 其二
- 池上闲咏
- 池上逐凉二首 其一
- 池上逐凉二首 其二
- 池上赠韦山人
- 池边
-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 池畔逐凉
- 池鹤二首 其一
- 池鹤二首 其二
- 百日假满
-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 百花亭
- 百花亭晚望夜归
- 老夫
- 老去
- 老戒
- 老来生计
-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 自叹
- 自问
- 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
- 自咏
- 自咏
- 自咏
- 自咏
-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 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
-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 自喜
- 自喜
- 自题
- 自题酒库
-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
- 臼口阻风十日
- 舟中晚起
-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
- 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
- 行香归
- 西风
- 西还寿安路西歇马
- 西岩山
- 西河雨夜送客
- 西省北院新构小亭种竹开窗东通骑省与李常侍隔窗小饮各题四韵
- 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
- 西湖留别
-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 西楼
- 观幻
- 访陈二
- 迂叟
- 过元家履信宅
- 过颜处士墓
- 问江南物
- 问皇甫十
- 问诸亲友
- 阴雨
- 馀杭形胜
-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 初冬早起寄梦得
- 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 初冬即事呈梦得
- 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
-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 初到江州
- 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
- 初到忠州赠李六
- 初到洛下闲游
-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三舍人中书同宿话旧感怀
-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 初罢中书舍人
-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 初著刺史绯荅友人见赠
- 初著绯戏赠元九
- 别州民
- 别春炉
- 即事
- 即事寄微之
- 听琵琶妓弹略略
- 吴宫辞
- 吴秘监每有美酒独酌独醉但蒙诗报不以饮招辄此戏酬兼呈梦得
- 吴樱桃
- 吹笙内人出家
- 吾土
- 吾庐
- 寿安歇马重吟
- 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
-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 张常侍相访
- 快活
- 把酒思闲事二首 其一
- 把酒思闲事二首 其二
- 改业
- 李十一舍人松园饮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诗叙云在台中推院有鞫狱之苦即事书怀因酬四韵
- 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汎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因成四韵以献之
- 村居寄张殷衡
- 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因书鄙意报而谕之
-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 汴河路有感
- 社日关路作
-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 足疾
-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又于洛下新置郊居然宠寄方深归心大速因以长句戏而谕之
- 连雨
- 闲出
-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 闲忙
- 闲行
- 闲吟二首 其一
- 闲吟二首 其二
- 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
- 闲坐
- 闲坐
- 闲卧
- 闲卧有所思二首 其一
- 闲卧有所思二首 其二
- 闲卧寄刘同州
- 闲咏
- 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
- 闲居春尽
- 闲适
- 闲游
- 闲意
- 饮后夜醒
- 饮散夜归赠诸客
-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萧五刘二元八吴十一韦大陆郎中崔二十二牛二李七庾三十二李六李十杨三樊大杨十二员外
- 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
- 卧听法曲霓裳
- 卧疾来早晚
- 味道
- 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
- 和元少尹新授官
- 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
-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 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
-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
-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
-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 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
-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 和杜录事题红叶
- 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命宾开宴用庆恩荣赋长句见示
-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敷水之期荣喜虽多欢宴且阻辱示长句因而答之
- 和杨同州寒食乾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酲
-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
- 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后杨侍郎门生合宴席上作
- 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
- 和河南郑尹新岁对雪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一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二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三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四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五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六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七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九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一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二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三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四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五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六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七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八
-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九
- 和春深二十首 其二十
- 和柳公权登齐云楼
-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 和敏中洛下即事
- 和梦得
- 和梦得冬日晨兴
- 和集贤刘学士早朝作
- 和韩侍郎苦雨
-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
- 咏怀
- 咏怀
- 咏怀
- 咏怀寄皇甫朗之
- 咏身
- 咏闲
- 垂钓
- 夜入瞿唐峡
-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
- 夜归
- 夜坐
- 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 夜招周协律兼荅所赠
- 夜招晦叔
- 夜泊旅望
- 夜送孟司功
-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 夜宴惜别
-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
- 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
-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之作
- 奉送三兄
- 妻初授邑号告身
- 孤山寺遇雨
- 官宅
- 官舍闲题
- 府中夜赏
- 府斋感怀酬梦得
- 招王质夫
- 招韬光禅师
- 拣贡橘书情
- 放言五首 其一
- 放言五首 其二
- 放言五首 其三
- 放言五首 其四
- 放言五首 其五
- 杪秋独夜
- 杭州春望
- 松下琴赠客
- 松斋偶兴
- 武丘寺路
- 武丘寺路宴留别诸妓
- 河亭晴望
-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
- 罗子
- 苦热
- 茅城驿
- 诗解
- 雨中招张司业宿
-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
- 雨后秋凉
- 雨夜赠元十八
- 临池闲卧
- 勉闲游
- 南园试小乐
- 南院
-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 南湖早春
- 南塘暝兴
- 城上夜宴
-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
- 客中守岁
- 宣州崔大夫閤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题郡斋
- 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奉短草用申酬谢
-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
-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
-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 尝酒听歌招客
-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
- 思往喜今
- 故衫
-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 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
- 春尽劝客酒
- 春尽日
-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
- 春江
- 春至
-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 春村
-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川
- 春夜宿直
- 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 春暖
- 春题湖上
-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首数虽等工拙不伦重以一章用伸答谢
- 昭德皇后挽歌词
- 柘枝妓
- 柘枝词
- 残春晚起伴客笑谈
- 残酌晚餐
- 残暑招客
- 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 洛下诸客就宅相送偶题西亭
- 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
- 浔阳春三首 春生
- 浔阳春三首 春来
-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 独游玉泉寺
-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 看嵩洛有叹
- 秋雨夜眠
- 秋思
- 秋斋
- 秋晚
- 秋寒
- 秋暮郊居书怀
- 荅卜者
- 荅山侣
- 荅马侍御见赠
- 荅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 荅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
- 荅韦八
- 荅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 荅刘和州禹锡
- 荅客问杭州
- 荅崔十八见寄
- 荅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 荅梦得秋日书怀见寄
- 荅梦得闻蝉见寄
- 荅骑马入空台
- 荅谢家最小偏怜女
- 荅微之见寄
- 荅微之誇越州州宅
- 荅微之咏怀见寄
-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 赴苏州至常州荅贾舍人
- 送人贬信州判官
- 送文畅上人东游
-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
- 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
- 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
-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 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 送刘郎中赴任苏州
- 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 送严大夫赴桂州
- 送张常侍西归
- 送李滁州
- 送杨八给事赴常州
- 送沈仓曹赴江西
-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 送武士曹归蜀
- 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
-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其一
-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其二
- 送客之湖南
- 送客归京
- 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
- 送徐州高仆射赴镇
- 送常秀才下第东归
- 送敏中归豳宁幕
-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 送萧处士游黔南
- 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阙
-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 送蕲春李十九使君赴郡
- 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
-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
-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 郡西亭偶咏
- 郡楼夜宴留客
- 郢州赠别王八使君
- 重伤小女子
- 重向火
-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 重咏
- 重修府西水亭院
- 重荅刘和州
-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 重感
- 重题
- 重题 其一
- 重题 其二
- 重题 其三
- 重题 其四
-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 重赠李大夫
- 闻乐感邻
-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
-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 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
-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
-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 闻雷
- 除日荅梦得同发楚州
-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 除夜
- 除夜
-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 除夜寄弟妹
- 除夜寄微之
-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 食饱
- 香山下卜居
-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其一
-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其二
- 哭皇甫七郎中
- 哭崔二十四常侍
- 哭崔儿
- 唤笙歌
- 埇桥旧业
-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 夏夜宿直
- 宴后题府中水堂赠卢尹中丞
-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 宴散
- 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谕之
- 座中戏呈诸少年
- 斋月静居
- 斋戒
- 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 斋居
-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 晏坐闲吟
- 晓寝
- 桥亭卯饮
- 烧药不成命酒独醉
- 留北客
- 留别微之
- 留题开元寺上方
- 病入新正
- 病中书事
- 病中对病鹤
- 病中多雨逢寒食
- 病中早春
- 病中诗十五首 初病风
- 病中诗十五首 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
-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
- 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
- 病中数会张道士见讥以此荅之
- 病后寒食
- 病疮
-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
- 病眼花
- 绣妇叹
- 衰病
- 读禅经
- 读道德经
- 谈氏小外孙玉童
-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 途中感秋
- 途中题山泉
- 逢张十八员外籍
- 酒筵上荅张居士
- 酒熟忆皇甫十
- 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
- 钱唐湖春行
- 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
-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荅
- 偶作
- 偶作
- 偶作
- 偶吟
- 偶吟
- 偶吟
- 偶吟二首 其一
- 偶吟二首 其二
-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 偶饮
- 偶咏
- 偶宴有怀
- 偶眠
- 偶然二首 其一
- 偶然二首 其二
- 偶题邓公
- 偶题閤下厅
- 商山路有感
- 宿天竺寺回
- 宿竹阁
-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
- 宿灵岩寺上院
- 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
- 宿湖中
-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
- 寄山僧
- 寄太原李相公
- 寄白头陀
- 寄刘苏州
-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 寄李蕲州
- 寄远
- 寄皇甫七
- 寄殷协律
- 寄答周协律
- 寄微之
- 寄微之
- 寄韬光禅师
-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 崔湖州赠红石琴荐焕如锦文无以荅之以诗酬谢
-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荅之
-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
-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其一
-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其二
-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其三
-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其四
-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
- 惜春赠李尹
- 惜落花
- 授太子宾客归洛
- 晚从省归
- 晚出西郊
- 晚兴
- 晚兴
- 晚池汎舟遇景成咏赠吕处士
- 晚亭逐凉
-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荅之
- 晚春重到集贤院
- 晚春酒醒寻梦得
-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 晚桃花
- 晚起
- 晚起
- 晚寒
- 晚题东林寺双池
- 晚燕
-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 梦得卧病携酒相寻先以此寄
- 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咏今怀重以长句荅之
- 梦得相过援琴命酒因弹秋思偶咏所怀兼寄继之待价二相府
- 梦微之
-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 欲到东洛得杨使君书因以此报
-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 眼病二首 其一
- 眼病二首 其二
- 眼暗
-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
- 船夜援琴
- 菩提寺上方晚眺
- 营闲事
-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 谕亲友
- 野行
- 雪中酒熟欲携访吴监先寄此诗
-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
- 雪后过集贤裴令公旧宅有感
- 雪夜小饮赠梦得
- 雪夜对酒招客
-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 喜入新年自咏
- 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
- 喜见刘同州梦得
- 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宴以诗庆之
-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
- 喜杨六侍御同宿
- 喜罢郡
- 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
-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
- 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
- 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
- 寒食日过枣团店
- 寒食日寄杨东川
- 寒食江畔
- 彭蠡湖晚归
- 悲歌
-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
- 游小洞庭
-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
- 游平原赠晦叔
- 游宝称寺
- 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 湖上招客送春汎舟
- 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
- 湖亭晚归
- 湖亭望水
- 琴茶
- 登天宫阁
-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 登西山望硖石湖
- 登西楼忆行简
- 答苏庶子
- 答林泉
-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
- 答裴相公乞鹤
- 紫薇花
-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赋得边城角
- 道场独坐
- 销暑
- 嵩阳观夜奏霓裳
-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渌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
- 微之重誇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
- 想归田园
- 感旧纱帽
- 感兴二首 其一
- 感兴二首 其二
- 感所见
- 感春
- 感春
- 感秋咏意
- 感秋寄远
-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而还沾濡狼籍互相笑谑题此解嘲
- 新妇石
- 新岁赠梦得
- 新池
-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 新居早春二首 其二
- 新昌闲居招杨郎中兄弟
- 新春江次
- 新秋
- 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 新秋夜雨
- 新秋喜凉
- 新磨镜
- 睡觉
- 禁中月
-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 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
- 路上寄银匙与阿龟
- 路逢青州王大夫赴镇立马赠别
- 遣怀
-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 酬刘和州戏赠
- 酬严十八郎中见示
- 酬严中丞晚眺黔江见寄
- 酬李二十侍郎
- 酬周协律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江楼月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南秦雪
-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 酬南洛阳早春见赠
- 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
-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 酬皇甫宾客
- 酬皇甫宾客
- 酬皇甫庶子见寄
- 酬哥舒大见赠
- 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
-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 酬梦得见喜疾瘳
-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
- 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
- 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
- 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 酬梦得霜夜对月见怀
-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
- 酬微之
- 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
- 酬微之誇镜湖
-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
- 酬赠李鍊师见招
- 慕巢尚书书云室人欲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以诗相报因而和之
- 暮归
- 端居咏怀
-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 履道池上作
- 履道西门二首 其一
- 履道西门二首 其二
- 履道春居
-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一
-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二
-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三
-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四
- 樱桃花下叹白发
-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 醉中戏赠郑使君
- 醉中酬殷协律
- 醉后题李马二妓
- 醉别程秀才
- 醉吟
- 醉封诗筒寄微之
-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 醉题候仙亭
-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题山石榴花
- 题元八溪居
- 题天柱峰
- 题王处士郊居
- 题王家庄临水柳亭
- 题平泉薛家雪堆庄
- 题石山人
-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 题岐王旧山池石壁
- 题报恩寺
- 题岳阳楼
- 题法华山天衣寺
- 题酒瓮呈梦得
-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 题崔常侍济源庄
- 题笼鹤
- 题喷玉泉
- 题谢公东山障子
- 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掾
- 题新居寄元八
-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
- 题新昌所居
- 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
- 题新馆
- 题赠平泉韦徵君拾遗
- 赠内子
- 赠王山人
- 赠韦八
- 赠东邻王十三
- 赠写真者
- 赠同座
- 赠朱道士
- 赠杨使君
- 赠杨秘书巨源
- 赠沙鸥
- 赠苏鍊师
- 赠邻里往还
- 赠侯三郎中
- 赠皇甫六张十五李二十三宾客
- 赠皇甫宾客
- 赠皇甫庶子
- 赠草堂宗密上人
- 赠诸少年
-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其一
-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其二
- 赠晦叔忆梦得
- 赠梦得
- 赠梦得
- 赠楚州郭使君
- 赠僧五首 钵塔院如大师
- 镜换杯
- 鹦鹉
- 鹦鹉
- 魏堤有怀
-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 九日寄微之
- 九日登巴台
- 九日醉吟
- 八月三日夜作
-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
-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 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
- 与沈杨二舍人閤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
- 与诸客空腹饮
-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
- 山中问月
- 山石榴花十二韵
- 不与老为期
-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 书事咏怀
-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引起题重为联句疲兵再战勍敌难降下笔之时冁然自哂走呈仆射兼简尚书
- 六十六 其一
- 六月三日夜闻蝉
-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
-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 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
- 引泉
-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 忆洛中所居
- 忆微之伤仲远
-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 东楼南望八韵
-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
- 对酒自勉
- 对酒吟
-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
- 玉水记方流
- 白羽扇
-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 立秋夕有怀梦得
- 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
- 戏和微之荅窦七行军之作
- 早发楚城驿
-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 早春独游曲江
- 早朝
-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
-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 江南谪居十韵
- 江楼早秋
-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 红藤杖
-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 自咏
-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 自罢河南已换七尹每一入府怅然旧游因宿内厅偶题西壁兼呈韦尹常侍
- 自题小草亭
- 舟中李山人访宿
- 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閤因示十二韵
-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 西街渠中种莲叠石颇有幽致偶题小楼
- 西楼喜雪命宴
-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
-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
- 听芦管
-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 杨柳枝二十韵
- 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
-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
-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
- 闲园独赏
- 闲居
-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
- 闲居贫活计
- 闲游即事
- 阿崔
-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
- 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
-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
-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轩旦夕对玩偶题七言五韵
- 和郑元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
-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 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
-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 咏老赠梦得
- 咏家酝十韵
- 夜归
- 夜游西武丘寺八韵
-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 忘筌亭
-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
-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
-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
- 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
- 招萧处士
-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 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射鹭?绘画为图猥蒙见示称叹不足以诗美之
- 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
- 诗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雅当此科而所得已多为幸斯甚偶成狂咏聊写愧怀
- 青毡帐二十韵
-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 幽居早秋闲咏
-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
- 拜表回闲游
-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其一
-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其二
-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 春江闲步赠张山人
- 春池闲泛
- 昨日复今辰
- 残春咏怀赠杨慕巢侍郎
-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
- 洛下寓居
- 洛中春游呈诸亲友
- 洛城东花下作
-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 秋月
- 秋池独汎
- 秋寄微之十二韵
-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
- 秋霖即事联句三十韵
- 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因成七言六韵以纪之传好事者
- 荅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
- 追欢偶作
-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 送客南迁
-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贬官已来出处之意
-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 重题别东楼
-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 斋居偶作
- 留别
-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 病中诗十五首 枕上作
- 病中哭金銮子
-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 罢府归旧居
- 莲石
-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 偶作寄朗之
- 宿张云举院
- 宿杜曲花下
-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
- 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 晚归早出
- 晚岁
-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 晚秋有怀郑中旧隐
-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 晚起
- 雪中即事荅微之
- 喜老自嘲
- 喜闲
- 喜陈兄至
- 渭村雨归
-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 游蓝田山卜居
- 湓浦早冬
- 登阊门闲望
- 窗中列远岫
- 筝
- 感事
-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 新秋病起
- 新栽竹
- 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书怀见赠
-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 酬卢秘书二十韵
- 酬别微之
-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
- 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
- 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
- 履道新居二十韵
-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偶乘酒兴咏而报之
- 醉后重赠晦叔
- 题东武丘寺六韵
-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
- 题故曹王宅
- 题洛中第宅
-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 题遗爱寺前溪松
-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
- 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
- 霖雨苦多江湖暴涨块然独望因题北亭
- 一字至七字诗
- 七月一日作
-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 九日登西原宴望
- 九江北岸遇风雨
-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
-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 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
- 十二时行孝文
- 三月三十日作
- 三月三日
-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 三年为刺史二首 其一
- 三年为刺史二首 其二
- 三年除夜
- 三适赠道友
- 三谣 其三 朱藤谣
- 三谣 其二 素屏谣
- 三谣 其一 蟠木谣
-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 大水
- 小台
- 小台晚坐忆梦得
- 小池二首 其一
- 小池二首 其二
- 小阁闲坐
-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 山中独吟
- 山石榴寄元九
- 山游示小妓
- 山路偶兴
- 山雉
- 山鹧鸪
- 马上作
- 马坠强出赠同座
- 不二门
- 不出门
- 不准拟二首 其一
- 不准拟二首 其二
- 不能忘情吟
- 中隐
- 书绅
- 云门寺
- 云居寺孤桐
- 以镜赠别
- 元家花
- 六十六 其二
- 六十拜河南尹
-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
-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 凶宅
- 劝我酒
- 劝酒
- 劝酒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其一
- 劝酒寄元九
- 友人夜访
- 双石
-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
- 太湖石
- 开元寺东池早春
- 开襟
- 忆洛下故园
- 文柏床
- 无可奈何歌
- 日长
-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
- 月夜登阁避暑
- 犬鸢
- 王夫子
-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 邓州路中作
- 邓鲂张彻落第
- 长安早春旅怀
- 长安送柳大东归
- 长安道
-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 长恨歌
- 长斋月满寄思黯
- 风雪中作
- 丘中有一士二首 其一
- 丘中有一士二首 其二
- 东归
- 东园玩菊
- 东坡秋意寄元八
- 东坡种花二首 其一
- 东坡种花二首 其二
-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
- 东城寻春
- 东楼竹
- 东楼晓
- 东溪种柳
- 东墟晚歇
- 仙娥峰下作
- 仙游寺独宿
-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代谢好妓荅崔员外
- 代鹤
- 兰若寓居
- 冬日早起闲咏
- 冬夜
-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
- 出山吟
- 出关路
-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旅怀寄太原李相公
- 北园
- 北亭
- 北亭卧
- 北亭独宿
- 北窗三友
- 北窗竹石
-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 卯时酒
- 古意
- 司马厅独宿
- 司马宅
- 叹老三首 其一
- 叹老三首 其二
- 叹老三首 其三
- 叹常生
- 叹鲁二首 其一
- 叹鲁二首 其二
- 对火玩雪
- 对酒
- 对酒示行简
-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 对琴酒
- 对镜吟
- 归田三首 其一
- 归田三首 其二
- 归田三首 其三
- 正月三日闲行
- 永崇里观居
- 杂曲歌辞 生别离
- 白云期
- 白发
- 白牡丹
- 立春后五日
-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 仲夏斋戒月
- 会昌春连宴即事
- 伤杨弘贞
- 伤唐衢二首 其一
- 伤唐衢二首 其二
- 再因公事到骆口驿
-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
- 再授宾客分司
- 刑部尚书致仕
- 同友人寻涧花
- 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
-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鍊师五十韵
-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其一
-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其二
- 因梦有悟
- 妇人苦
- 安稳眠
- 岁晚
- 岁暮
- 岁暮
-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
- 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
- 早春招张宾客
- 早秋曲江感怀
- 早秋独夜
-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 早送举人入试
- 早夏游宴
- 早梳头
- 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
-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
- 早蝉
- 早蝉
- 曲生访宿
- 曲江早春
- 曲江早秋
- 曲江感秋
-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 曲江感秋二首 其二
- 有木诗八首 其一
- 有木诗八首 其二
- 有木诗八首 其三
- 有木诗八首 其四
- 有木诗八首 其五
- 有木诗八首 其六
- 有木诗八首 其七
- 有木诗八首 其八
- 有感
- 有感三首 其一
- 有感三首 其二
- 有感三首 其三
- 朱陈村
- 朱藤杖紫骢吟
- 杂兴三首 其一
- 杂兴三首 其二
- 杂兴三首 其三
- 忆江南 其三
- 杂曲歌辞 长相思
- 杂曲歌辞 潜别离
- 杂感
-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 汎小䑳二首 其一
- 汎小䑳二首 其二
- 江上送客
- 江州雪
- 江亭玩春
- 江南遇天宝乐叟
- 池上作
- 池上夜境
- 池上幽境
- 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
- 池上篇
- 竹窗
- 约心
- 老热
- 耳顺吟寄敦诗梦得
- 自在
- 自江州至忠州
- 自问行何迟
- 自馀杭归宿淮口作
-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 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
- 自咏
- 自咏
- 自咏五首 其一
- 自咏五首 其二
- 自咏五首 其三
- 自咏五首 其四
- 自咏五首 其五
- 自觉二首 其一
- 自觉二首 其二
- 自诲
-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 自秦望赴五松驿马上偶睡睡觉成吟
-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自题
- 自题小园
- 自题写真
- 舟中雨夜
- 舟行
- 西行
- 西原晚望
-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 西楼夜
- 观儿戏
- 观刈麦
- 观稼
- 访陶公旧宅
- 负冬日
- 达哉乐天行
- 达理二首 其一
- 达理二首 其二
- 过李生
- 过昭君村
-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 过高将军墓
- 过紫霞兰若
- 过敷水
- 闭关
- 问友
- 问支琴石
- 问杨琼
- 问秋光
- 齐物二首 其一
- 齐物二首 其二
-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榜徵归郎署予既到郡性爱楼居宴游其间颇有幽致聊成十韵兼戏寄严
- 何处堪避暑
- 初入太行路
- 初入峡有感
-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 初见白发
- 初出城留别
- 初出蓝田路作
-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 初授拾遗
-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 别元九后咏所怀
- 别行简
- 别李十一后重寄
- 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
- 别苏州
- 别周军事
- 别舍弟后月夜
- 别毡帐火炉
- 别萱桂
-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 吟四虽
- 听弹古渌水
-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 吴中好风景二首 其一
- 吴中好风景二首 其二
- 吾雏
- 弄龟罗
- 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
- 我身
- 戒药
- 把酒
- 折剑头
- 旱热二首 其一
- 旱热二首 其二
- 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誇胜绝然去城稍远来往颇劳弊居新泉实在宇下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
- 李白墓
- 李都尉古剑
- 杏园中枣树
- 村中留李三固言宿
-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一
- 村居卧病三首 其二
-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三
- 村居苦寒
- 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
- 步东坡
- 沐浴
- 泛春池
- 泛湓水
- 狂吟七言十四韵
- 狂言示诸侄
- 狂歌词
- 纳粟
- 花下对酒二首 其一
- 花下对酒二首 其二
- 花前叹
-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依来篇七言八韵走笔奉荅兼呈微之
- 苏州柳
- 诏下
- 闰九月九日独饮
- 闲夕
- 闲乐
- 闲吟
-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 闲居
- 闲居
- 闲居
- 闲居自题
- 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
-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 饮后戏示弟子
- 京兆府新栽莲
- 卧小斋
- 和元九悼往
- 和思黯居守独饮偶醉见示六韵时梦得和篇先成颇为丽绝时添两韵继而美之
-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 和荅诗十首 其四 和大觜乌
- 和荅诗十首 其十 和分水岭
- 和荅诗十首 其九 和古社
- 和荅诗十首 其二 和阳城驿
- 和荅诗十首 其七 和松树
- 和荅诗十首 其一 和思归乐
- 和荅诗十首 其六 和雉媒
- 和荅诗十首 其三 荅桐花
- 和荅诗十首 其八 荅箭镞
- 和荅诗十首 其五 答四皓庙
-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 和钱员外荅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
-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自劝二首 其一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自劝二首 其二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其一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其二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其三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李势女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知非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雨中花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尝新酒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栉沐寄道友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祝苍华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除夜作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顺之琴者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乐天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问刘白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晨兴因报问龟儿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晨霞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望晓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朝回与王鍊师游南山下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
-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 咏史
- 咏兴五首 其五 小庭亦有月
- 咏兴五首 其二 出府归吾庐
- 咏兴五首 其四 四月池水满
- 咏兴五首 其三 池上有小舟
- 咏兴五首 其一 解印出公府
- 咏怀
- 咏怀
- 咏怀
- 咏怀
- 咏怀
- 咏所乐
- 咏拙
- 咏意
- 咏慵
- 夜雨
- 夜雨有念
- 夜闻歌者
- 夜哭李夷道
- 夜雪
- 夜琴
-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 因严亭
-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
-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
- 委顺
-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 官舍
- 官舍小亭闲望
- 官舍内新凿小池
- 官俸初罢亲故见忧以诗谕之
- 府西亭纳凉归
- 府酒五绝 变法
- 废琴
- 念金銮子二首 其一
- 念金銮子二首 其二
-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 招东邻
- 放鱼
- 放旅雁
- 放鹰
-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 松声
- 松斋自题
- 板桥路
-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 玩止水
- 玩松竹二首 其一
- 玩松竹二首 其二
-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 画竹歌
- 知足吟
-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 空闺怨
- 经溱洧
- 苦热中寄舒员外
- 苦热喜凉
- 郊下
- 采地黄者
- 金銮子晬日
- 陕府王大夫相迎偶赠
- 青龙寺早夏
- 青冢
- 饱食闲坐
- 齿落辞
- 临都驿送崔十八
- 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
- 养拙
- 南龙兴寺残雪
- 南池早春有怀
- 南亭对酒送春
-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 南湖晚秋
-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 客中月
- 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 庭松
- 庭槐
- 思归
- 思旧
- 思竹窗
- 恻恻吟
- 春日闲居三首 其一
- 春日闲居三首 其二
- 春日闲居三首 其三
-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 春眠
- 春晚寄微之
- 春雪
- 春寒
- 春游
- 春游二林寺
- 春葺新居
- 春寝
- 昭国闲居
- 昼寝
- 枯桑
- 洗竹
- 洛下卜居
- 洛中偶作
- 洛阳有愚叟
- 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
-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 浔阳三题 其三 东林寺白莲
- 浔阳三题 其一 庐山桂
- 浔阳三题 其二 湓浦竹
- 浔阳春三首 春去
- 浔阳宴别
- 独眠吟二首 其二
- 相和歌辞 反白头吟
- 相和歌辞 短歌行二首 其二
-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
- 神照禅师同宿
- 秋夕
- 秋山
- 秋日
-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 秋日怀杓直
- 秋江送客
- 秋江晚泊
- 秋池四首 其一
- 秋池四首 其二
- 秋池四首 其三
- 秋池四首 其四
- 秋怀
- 秋居书怀
- 秋思
- 秋凉闲卧
- 秋晚
-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 秋游原上
-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 秋槿
- 秋蝶
- 秋题牡丹丛
- 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 种柳三咏 其一
- 种柳三咏 其二
- 种柳三咏 其三
- 种桃杏
- 种桃歌
- 荅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 荅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
- 荅刘禹锡白太守行
- 荅故人
- 荅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 荅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
- 荅梦得秋庭独坐见赠
-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 虾蟆
- 览镜喜老
- 贺雨
- 送毛仙翁
- 送王处士
- 送兄弟回雪夜
- 送幼史
- 送吕漳州
- 送张山人归嵩阳
- 送张南简入蜀
-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
- 送客回晚兴
-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 送春
- 送春归
- 适意二首 其一
- 适意二首 其二
- 郡中西园
- 郡中即事
-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
-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 郡亭
-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 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
- 重过寿泉忆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
- 重到城七绝句 见元九
- 重到渭上旧居
- 重题西明寺牡丹
- 闻早莺
- 闻夜砧
- 闻哭者
- 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宵偶同两兴暗合因而成咏聊以写怀
-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
- 除官去未间
-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
- 食后
- 食笋
- 首夏
- 首夏
-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 首夏南池独酌
- 首夏病间
-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
- 香山居士写真诗
-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 凉夜有怀
- 哭孔戡
- 哭王质夫
- 哭刘敦质
- 哭师皋
- 哭李三
- 哭诸故人因寄元八
- 哭崔常侍晦叔
- 夏日
- 夏日作
- 夏日闲放
-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 夏旱
- 席上荅微之
- 挽歌词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一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二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三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四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五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六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七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八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九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一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二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三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四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五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六
-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 晏起
- 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 晓别
- 栽杉
- 栽松二首 其一
- 栽松二首 其二
- 桐花
- 桐树馆重题
- 浩歌行
- 留题郡斋
- 病中友人相访
- 病中作
- 病中诗十五首 自解
- 病中宴坐
- 病中得樊大书
- 病假中南亭闲望
- 真娘墓
- 秦中吟十首 其五 不致仕
- 秦中吟十首 其八 五弦
- 秦中吟十首 其六 立碑
- 秦中吟十首 其一 议婚
- 秦中吟十首 其十 买花
- 秦中吟十首 其四 伤友
- 秦中吟十首 其三 伤宅
- 秦中吟十首 其七 轻肥
- 秦中吟十首 其二 重赋
- 秦中吟十首 其九 歌舞
-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
- 能无愧
- 蚊蟆
- 衰病无趣因吟所怀
- 读邓鲂诗
- 读史五首 其一
- 读史五首 其二
- 读史五首 其三
- 读史五首 其四
- 读史五首 其五
- 读汉书
- 读张籍古乐府
- 读谢灵运诗
- 逍遥咏
- 途中作
- 郭虚舟相访
- 高仆射
- 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
- 偶作二首 其一
- 偶作二首 其一
- 偶作二首 其二
- 偶作二首 其二
- 啄木曲
- 宿东亭晓兴
- 宿荥阳
- 宿清源寺
- 宿紫阁山北村
- 宿溪翁
- 宿简寂观
- 宿蓝溪对月
- 寄元九
- 寄元九
- 寄元九
- 寄王质夫
- 寄卢少尹
- 寄卢协律
- 寄同病者
- 寄江南兄弟
- 寄行简
- 寄张十八
- 寄李十一建
-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 寄杨六
- 寄皇甫宾客
- 寄唐生
- 寄崔少监
- 寄庾侍郎
- 寄情
- 寄隐者
- 寄微之三首 其一
- 寄微之三首 其二
- 寄微之三首 其三
-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 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 崔十八新池
-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
- 得杨湖州书颇誇抚民接宾纵酒题诗因以绝句戏之
- 惜栯李花
- 晚归有感
- 晚归府
-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
- 晚春酤酒
- 晚秋夜
- 晚凉偶咏
- 晚起闲行
- 晨兴
- 望江楼上作
- 梦上山
-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 梦仙
-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 梦裴相公
- 清夜琴兴
- 清调吟
- 渐老
- 烹葵
- 移家入新宅
- 续古诗十首 其一
- 续古诗十首 其二
- 续古诗十首 其三
- 续古诗十首 其四
- 续古诗十首 其五
- 续古诗十首 其六
- 续古诗十首 其七
- 续古诗十首 其八
- 续古诗十首 其九
- 续古诗十首 其十
-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 谕友
- 谕怀
- 逸老
- 隐几
- 隐几赠客
-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 黄石岩下作
- 喜山石榴花开
- 喜友至留宿
- 喜雨
- 喜晴联句
- 嗟发落
- 寒闺夜
- 寒食
- 寒食卧病
- 寒食夜
- 寒食野望吟
- 寓意诗五首 其一
- 寓意诗五首 其二
- 寓意诗五首 其三
- 寓意诗五首 其四
- 寓意诗五首 其五
- 就花枝
- 杂曲歌辞 悲哉行
- 朝归书寄元八
- 朝回游城南
- 朝课
- 期不至
- 渡淮
- 渭上偶钓
- 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 游石门涧
-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 游悟真寺诗
- 游襄阳怀孟浩然
- 湖亭晚望残水
- 琵琶行
- 登乐游园望
-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 登村东古冢
- 登城东古台
- 登香炉峰顶
- 登商山最高顶
- 短歌行
- 答友问
- 紫藤
-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誇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
- 落花
- 葺池上旧亭
- 赎鸡
-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 隔浦莲
- 想东游五十韵
- 感旧
- 感旧写真
- 感白莲花
-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 感时
- 感秋怀微之
-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
- 感逝寄远
- 感情
-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 感鹤
- 感镜
- 慈乌夜啼
- 新丰路逢故人
- 新乐府 七德舞 美拨乱,陈王业也
- 新乐府 二王后 明祖宗之意也
- 新乐府 八骏图 戒奇物惩佚游也
- 新乐府 上阳白发人 悯怨旷也
- 新乐府 五弦弹 恶郑之夺雅也
- 新乐府 井底引银瓶 止淫奔也
- 新乐府 天可度 恶诈人也
- 新乐府 太行路 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 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
- 新乐府 司天台 引古以儆今也
- 新乐府 母别子 刺新间旧也
- 新乐府 立部伎 刺雅乐之替也
- 新乐府 华原磬 刺乐工非其人也
- 新乐府 百鍊镜 辨皇王鉴也
- 新乐府 红线毯 忧蚕桑之费也
- 新乐府 西凉伎 刺封疆之臣也
- 新乐府 阴山道 疾贪虏也
- 新乐府 驯犀 感为政之难终也
- 新乐府 两朱阁 刺佛寺寖多也
- 新乐府 时世妆 儆戎也
- 新乐府 李夫人 鉴嬖惑也
- 新乐府 杏为梁 刺居处僭也
- 新乐府 杜陵叟 伤农夫之困也
- 新乐府 牡丹芳 美天子忧农也
- 新乐府 卖炭翁 苦官市也
- 新乐府 官牛 讽执政也
- 新乐府 昆明春 思王泽之广被也
- 新乐府 法曲 美列圣,正华声也
- 新乐府 采诗官 监前王乱亡之由也
- 新乐府 青石 激忠烈也
- 新乐府 城盐州 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 新乐府 胡旋女 戒近习也
- 新乐府 草茫茫 惩厚葬也
- 新乐府 鸦九剑 思决壅也
- 新乐府 捕蝗 刺长吏也
- 新乐府 海漫漫 戒求仙也
- 新乐府 涧底松 念寒俊也
- 新乐府 盐商妇 恶幸人也
- 新乐府 秦吉了 哀冤民也
- 新乐府 陵园妾 怜幽闭也
- 新乐府 骊宫高 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
- 新乐府 隋堤柳 悯亡国也
- 新乐府 紫毫笔 讥失职也
- 新乐府 蛮子朝 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 新乐府 道州民 美臣遇明主也
- 新乐府 黑潭龙 疾贪吏也
- 新乐府 新丰折臂翁 戒边功也
- 新乐府 缚戎人 达穷民之情也
- 新乐府 骠国乐 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 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 新沐浴
- 新制布裘
-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 新秋
- 新秋晓兴
-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
- 溪中早春
- 照镜
-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 睡起晏坐
- 禁中秋宿
-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 简简吟
- 蓝田刘明府携酌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赠之
- 蜀路石妇
- 谪居
- 遣怀
- 遣怀
-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
- 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
- 酬吴七见寄
-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
-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
-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
-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
- 慵不能
- 截树
- 暮春寄元九
-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徵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寄宗正李卿考功崔郎中
- 徵秋税毕题郡南亭
-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
- 醉中重留梦得
-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 醉歌
- 醉题沈子明壁
-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 题元十八溪亭
-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
- 题文集匮
- 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 题旧写真图
- 题玉泉寺
- 题龙门堰西涧
- 题西亭
- 题杨颖士西亭
- 题灵岩寺
-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 题施山人野居
- 题浔阳楼
- 题座隅
- 题海图屏风
- 题道宗上人十韵
-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
- 题赠定光上人
-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 冀城北原作
-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 其一
-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 其二
- 燕诗示刘叟
- 薛中丞
- 赠元稹
- 赠内
- 赠友五首 其一
- 赠友五首 其二
- 赠友五首 其三
- 赠友五首 其四
- 赠友五首 其五
- 赠王山人
-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 赠韦鍊师
- 赠别宣上人
- 赠别崔五
- 赠吴丹
- 赠张处士山人
- 赠杓直
- 赠苏少府
- 赠言
- 赠卖松者
- 赠能七伦
- 赠梦得
- 赠樊著作
- 霓裳羽衣歌
- 襄阳舟夜
- 羸骏
-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 其一
-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 其二
- 一叶落
- 乌夜啼
- 忆旧游
- 忆江南 其一
- 忆江南 其二
- 长相思 其一
- 长相思 其二
- 如梦令 其一
- 如梦令 其二
- 如梦令 其三
- 花非花
- 昭君怨
- 秋霁
- 七夕
- 木芙蓉
- 句
- 句
- 句
- 句
- 句
- 句
- 句
- 句
- 句
- 对酒当歌
- 任氏行
- 任氏行
- 任氏行
- 任氏行
- 同梦得醉后戏赠
- 早春闲行
- 早夏闲兴
- 别后寄美人
- 杭州景致
- 春兴
- 相和歌辞 怨诗
- 闺情
- 闻裴李二舍人拜纶阁
- 辱牛仆射一札寄诗篇遇物寄怀情
- 辱牛仆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怀雅意多兴味亦以三长句各各继来意次而和之
- 题新涧亭
- 赠隐士
- 驺虞画赞
- 牡丹
-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 新居早春二首
- 江上对酒二首
-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 和春深二十首
- 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 劝酒十四首 不如来饮酒七首
- 闲吟二首
- 把酒思闲事二首
- 冬初酒熟二首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 放言五首
- 重题
- 岁暮寄微之三首
- 池鹤二首
-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 偶吟二首
-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 池上闲吟二首
- 感兴二首
- 闲卧有所思二首
- 池上逐凉二首
- 履道西门二首
-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 村居二首
-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
-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 尝新酒忆晦叔二首
- 池上二绝
- 惜牡丹花二首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山枇杷花二首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嘉陵夜有怀二首
- 燕子楼三首
- 岁暮道情二首
- 醉吟二首
- 送萧鍊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 别草堂三绝句
-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
-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 自叹二首
-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句和之
- 东城桂三首
-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
- 酬别周从事二首
- 思子台有感二首
- 有双鹤留在洛中忽见刘郎中依然鸣顾刘因为鹤叹二篇寄予予以二绝句答之
- 对酒五首
-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 哭微之二首
- 新雪二首
- 履道居三首
- 香山寺二绝
-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 香山避暑二绝
-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
-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
-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 病中诗十五首 病中五绝句
-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
- 过裴令公宅二绝句
- 池上寓兴二绝
- 禽虫十二章
- 王昭君二首
-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 吴中好风景二首
- 杂兴三首
- 伤唐衢二首
- 丘中有一士二首
- 浔阳三题 庐山桂
- 续古诗十首
- 秦中吟十首 议婚
- 赠友五首
- 寓意诗五首
- 读史五首
- 和荅诗十首 和思归乐
- 有木诗八首
- 叹鲁二首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 适意二首
- 归田三首
- 小池二首
- 齐物二首
- 达理二首
- 三年为刺史二首
- 池畔二首
- 叹老三首
- 念金銮子二首
- 村居卧病三首
- 栽松二首
- 自觉二首
- 寄微之三首
-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 花下对酒二首
- 东坡种花二首
- 曲江感秋二首
- 玩松竹二首
-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 偶然二首
- 自咏五首
-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 有感三首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自劝二首
- 秋池四首
- 偶作二首
- 汎小䑳二首
- 眼病二首
- 不准拟二首
- 咏兴五首 解印出公府
-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
- 旱热二首
- 偶作二首
-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 种柳三咏
- 家园三绝
- 春日闲居三首
- 三谣 蟠木谣
- 如梦令
- 长相思
- 杂曲歌辞 竹枝
- 杂曲歌辞 杨柳枝
- 杂曲歌辞 浪淘沙
- 忆江南
-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
- 杂曲歌辞 太平乐
- 杂曲歌辞 小曲新词
- 杂曲歌辞 闺怨词
- 欢喜二偈
文章
好书推荐

筠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24卷。李迩逊撰。卷1至卷3为奏议,卷4、卷5为外制,卷6为表、状,卷7为书、启,卷8至卷10为议古,卷11至卷20为诗,卷21为杂著、题跋,卷22为铭、赞、序、记,卷23为祭文,卷24为墓志铭、塔铭。卷首载楼钥序,卷末附乐府1卷,另附《筠溪李公家传》及作者之孙李珏跋各1篇。李珏跋称:“大父捐馆之日,先君尚幼,遗墨散失,旋传录于亲友家,所辑文稿仅有二十四卷,其间脱误居多。”楼钥序称李迩逊归隐西山16年,“不复有仕宦意,哦诗自娱,笔力愈伟”。朱熹对其《宿观妙堂诗》也甚为倾倒。李珏跋则盛赞其文章:“烟林云峤,幅巾杖屦,趣深理到,追轶风骚,意寄高远,经渊史薮,据古鉴今,乱阶治迹,贯穿敷陈。”本集除收入《四库全书》,还影印编进《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其上海图书馆所藏明抄本又题作《竹溪先生文集》(简称《竹溪集》),内容与《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相同。
李弥逊
郧溪集
诗文别集。北宋郑獬(1022—1072)撰。二十八卷。獬字毅夫,安陆(今湖北云梦)人。皇祐进士。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王安石恶之,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徙青州。有集原五十卷,淳熙十三年(1186)秦焴尝序而刊之。久佚。此本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内裒辑编次,又以《宋文鉴》、《两宋名贤小集》所载分类补入。含制七卷,诏二卷,口宣一卷,表状等三卷,书、记、解等五卷,祝文一卷,墓志铭三卷,诗六卷。其文章宗旨源出韩愈,内容多涉时政。史称其文章豪伟峭整,议论剀切,精练民事。有《四库全书》本。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幻云居诗稿》一卷。载其诗二十五首,多即景抒怀之作。
郑獬
知非堂稿
元代诗文别集。何中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将《知非堂稿》6卷编入别集类,但这6卷全是诗。6卷本《知非堂稿》卷首有元至顺二年(1331)吴澂序,元延祐七年(1320)何中自序。自序中提到除《知非堂稿》之外,尚有《知非堂外稿》16卷。6卷本《知非堂稿》卷1—2为五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及排律,卷4为七言古诗,卷5为七言律诗及排律,卷6为七言绝句,但《四库全书总目》已指出:顾嗣立《元诗选》所选载《知非堂稿》为17卷,王士禛《居易录》中提到的《知非堂稿》为16卷,卷数均与6卷本不一致,或许是由于后人传写时曾合并其卷数。然而16卷、17卷的《知非堂稿》都未流传到今天,已难于判断它们与6卷本的关系。今存何中文集,尚有清道光、咸丰年间刊行的《何太虚文集》10卷,其中1—6卷全同于6卷本《知非堂稿》,另收有《知非堂外稿》4卷。此外还有11卷本《知非堂稿》行于世,今仅见有清抄本,卷首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黄德民序、延祐七年何中自序、元统二年(1334)揭傒斯序。其中1—6卷也是诗,7—11卷是文。据以上情况可知6卷本《知非堂稿》是不全的本子。
何中
贞素斋集
元代诗文别集。8卷,附录2卷。舒頔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数种清抄善本,又有1种清抄本,仅残存10卷,现藏安徽省图书馆。8卷本《贞素斋集》卷首有明洪武四年(1371)舒頔自序,《贞素斋自传》。在自序中,舒頔说:“虽居离乱中,艰难险阻千情万状,独于诗未尝忘情。”自传中进一步说自己“喜为文章,人求记述,则欣然命笔,未尝以事辞”,“又喜咏歌,或古风长律,取意而足,不蹈袭,不求奇,务在理胜”。足见舒頔对于写作是十分认真的。卷1为记,卷2为序,卷3为辨、碑、跋、文,卷4为传、赋、说、墓志铭等文体,卷5-6为古体诗,卷7为五七言近体(包括1首六言绝句),卷8为七言长律、词。附录卷1为《贞素斋铭》,《贞素斋记》等资料及明洪武十二年张梓撰《舒公行状》。附录卷2为舒远的《北庄遗稿》(卷首有8世孙舒孔昭写的题识)及舒逊的《可庵搜枯集》。舒頔在《贞素斋自传》中说:“三为教官,遭时抢攘,遂退处教授私塾,所居曰贞素斋。”因此,舒頔把文集题为《贞素斋集》。本集为舒頔后裔舒旭、舒孔昭辑刊于明嘉靖年间,由当时的绩溪知县赵春出资刻印。舒頔的诗以七言古体最为擅场,他的文章比较讲究法度,但成就不如诗。
舒頔
贞白遗稿
十卷。附《显忠录》二卷。明程通撰。程通,字彦亨,斋名贞白。安徽绩溪人。生卒年未详。洪武十八年(1385)贡入太学。二十三年(1390)举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时方遣诸王将兵,因以封建、策贡士于廷。程通所对称旨,擢第一。授辽府纪善,进左长史。朱棣继位,程通上书数千言,论战守大计。永乐初,锦衣卫都督纪纲发其事,诏械程通诣京师,与二子俱论死。事迹具《明史》本传。所著述凡百余卷,悉毁于官。后十年,其弟赴荆州,辽王以所图程通像及遗稿授之。嘉靖中,党禁渐弛,其从孙长等乃搜访佚篇,裒为六卷。附以辽王并同时诸人赠言及行状、小传等篇,别为四卷。天启中,其裔孙枢及子应阶又集前后建祠请谥之文,为显忠录二卷,附缀于末。即此本。初,程通以祖平久戍陈情乞赐还乡,人称其孝。及建文中,遭逢国难,上防御封事,而卒以是死,人称其忠。今陈情之表具在,而封事独有题无文。盖嘉靖中刻集时,犹有所讳而不敢存。封建二策,乃其受知于太祖,持议颇正。其他诗文,亦俱醇朴有法。虽所存无多,而大节凛然,有不仅以词章论者,固宜与方练诸集并传不朽。本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