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 序·序
- 天文部·象纬
- 天文部·日月
- 天文部·星
- 天文部·风云
- 天文部·雨
- 天文部·雷电虹霓
- 天文部·雪霜
- 天文部·露雾冰
- 天文部·时令
- 天文部·春
- 天文部·夏
- 天文部·秋
- 天文部·冬
- 天文部·历律
- 地理部·疆域
- 地理部·建都
- 地理部·地名
- 地理部·古迹
- 地理部·山川
- 地理部·泉石
- 地理部·景致
- 人物部·帝王(1)
- 人物部·帝王(2)
- 人物部·仪制
- 人物部·名臣
- 人物部·奸佞大臣
- 考古部·姓氏
- 考古部·析类(1)
- 考古部·析类
- 伦类部·君臣
- 伦类部·父子(1)
- 伦类部·父子(2)
- 伦类部·夫妇
- 伦类部·婿
- 伦类部·兄弟
- 伦类部·叔嫂
- 伦类部·姊妹
- 伦类部·师徒
- 伦类部·朋友
- 伦类部·奴婢
- 选举部·制科
- 选举部·乡试
- 选举部·会试
- 选举部·殿试
- 选举部·门生
- 选举部·下第
- 选举部·荐举
- 选举部·滥爵
- 选举部·官制(1)
- 选举部·官制(2)
- 选举部·宰相参政
- 选举部·尚书、部曹、卿寺
- 选举部·宫詹、学士、翰苑
- 选举部·谏官
- 选举部·御史
- 选举部·使臣
- 选举部·郡守
- 选举部·州县
- 选举部·学官
- 政事部·经济
- 政事部·烛奸
- 政事部·识断
- 政事部·清廉
- 政事部·受职
- 政事部·致仕
- 政事部·降黜、贪鄙
- 文学部·经史
- 文学部·书籍
- 文学部·博洽
- 文学部·勤学
- 文学部·著作
- 文学部·诗词
- 文学部·歌赋
- 文学部·书简
- 文学部·字学
- 文学部·书画
- 文学部·不学
- 文学部·文具
- 礼乐部·礼制一·婚姻
- 礼乐部·礼制二·丧事
- 礼乐部·礼制三·祭祀
- 礼乐部·律吕
- 礼乐部·乐律
- 兵刑部·军旅
- 兵刑部·刑法
- 日用部·宫室
- 日用部·衣冠
- 日用部·衣裳
- 日用部·饮食
- 宝玩部·金玉
- 宝玩部·珍宝
- 宝玩部·玩器
- 容貌部·形体(1)
- 容貌部·形体(2)
- 容貌部·妇女
- 九流部·道教(1)
- 九流部·道教(2)
- 九流部·佛教(1)
- 九流部·佛教(2)
- 九流部·医
- 九流部·相
- 九流部·葬
- 九流部·卜算
- 九流部·拆字、杂技
- 外国部·夷语
- 外国部·外译
- 植物部·草木
- 植物部·花卉
- 四灵部·飞禽
- 四灵部·走兽(1)
- 四灵部·走兽(2)
- 四灵部·鳞介(1)
- 四灵部·鳞介(2)
- 四灵部·虫豸
- 荒唐部·鬼神
- 荒唐部·怪异
- 物理部·物类相感
- 物理部·身体
- 物理部·衣服
- 物理部·饮食
- 物理部·器用
- 物理部·文房
- 物理部·金珠
- 物理部·果品
- 物理部·菜蔬
- 物理部·花木
- 物理部·鸟兽
- 物理部·虫鱼
- 方术部·符咒
- 方术部·方法
- 目录
- 听书
- 打印
- 上一章
- 下一章
伦类部·师徒
先辈
北面
唐崔日用请武甄言《春秋》疑义,甄条举无留语。日用曰:“吾请北面。”
函丈
《礼》:“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夏楚
夏与榎同,山楸木也。榎形圆,楚形方,以二物为朴,以警其惰慢,使之收敛威仪也。
解颐
汉匡衡深明经术,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绛帐
汉马融教授诸生,常有千数,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负笈
汉苏章负笈寻师,不远千里。
立雪
游酢、杨时为伊川先生弟子。一日,侍先生侧,先生隐几而卧。二生不敢去,候其寤,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坐春风中
朱公琰,名光庭,见明道先生于汝州。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舌耕
汉贾逵通经,来学者不远千里,广有赠献,积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牧豕
后汉孙期少为诸生,通《京氏易》、《古文尚书》。家甚贫,收豕于泽中。学者皆执经垅畔,以追随之。
白首北面
贾琼曰:“文中子十五为人师。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矣。然而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人师难遭
童子魏照求入事郭林宗,供洒扫。林宗曰:“当精义讲书,何来相近?”照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遭。欲以素丝之后南,附近朱蓝。”
青出于蓝
《荀子》:学不可已。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
师何常
《北史》:李谧初师事孔璠,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语曰:“青城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一字师
张咏诗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才曰:“恨字未妥,应改幸字。”永曰:“子,吾一字师也。”
东家丘
汉邴原就学于孙崧,屩崧曰:“子近舍郑君(郑玄),而蹑屩至此,岂以郑为东家丘耶?”原曰:“人各有志,所向不同。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则君以仆为西家之愚夫矣。”崧谢。(《家语》: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乃曰:“彼东家丘,吾知之矣。”)
吾道东
汉郑玄事马融,学有得。及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吾道东矣!”
吾道南
宋杨龟山师明道先生。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
《易》已东
汉卜宽学《易》于田何,学既有成,宽东归。何喜谓弟子曰:“吾《易》已东矣!”
关西夫子
后汉杨震明经博览,为诸儒所宗,号曰:“关西夫子”。
南州阙里
兖州曲阜县阙里,孔子所居之地。朱熹居建阳,有考亭,明经论道,诸士子号“南州阙里”。
教授河汾
晋王通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累征不起。赵郡李靖、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征,一时王佐之才,皆出其门。
师友渊源
古人学问必有渊源,杨恽一囗迥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甥也。
吾道之托
黄干字直卿。朱熹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遂以女妻之。熹病革,出所著书授干,曰:“吾道之托在此。”
此吾老友
蔡元定,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荠,于书无所不读。朱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通家
孔融年十岁,闻李膺有重名,造之。膺问:“高明父祖常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家老子,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父执
《曲礼》曰:“见父之执(执,父同志之友也),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识荆
李白与韩荆州书曰:“白闻天下谈士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至此哉!
山斗
韩昌黎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自愈殁后,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函关紫气
老子将度函谷关,关吏尹喜望见紫气,知有神人来。果见老子骑青牛薄板车过关,喜拜之。老子教喜炼气,授以《道德》五千言。
倒屣
蔡邕闻王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一座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下榻
徐穉字孺子,豫章人。陈蕃为豫章太守,罕所接见,惟设一榻以待孺子,去则悬之。穉屡荐不仕。郭林宗称为南州高士。
御李
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荀爽常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
李郭仙舟
郭泰游洛阳,与河南尹李膺相友善。后归乡里,衣冠送至河上,车骑数千。泰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世称“李郭仙舟”。
北海樽
孔北海性宽容好客,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千里命驾
晋吕安服嵇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赴之。
高轩过
李贺,七岁能文,韩愈、皇甫湜过之,贺作《高轩过》诗以谢之。
投辖
汉陈遵,每大饮,宾客满堂,辄闭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不得去。
附骥
《公孙述传》:苍蝇之飞不过数步,附托骥尾得以绝群。
披云
晋卫见乐广,奇之,命子弟造焉,曰:“此人,冰壶濯魄,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
景星凤凰
韩愈遗李勃书曰:“朝廷士引领东望,若景星凤凰始见,争先睹之为快。”
鄙吝复萌
汉黄宪,陈蕃尝谓周举曰:“旬日间不见黄叔度,鄙吝之私复萌于心矣。”